本网讯(通讯员晏彪)11月20日晚7点,公司“揽月学者”、华中师范大学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杨旭教授来公司开展学术交流,并为公司广大师生作了题为《人类环境与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家族》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在14m永利官网6楼会议室举行,院领导、相关学科教师及研究生、本科生积极参与。
讲座中,杨旭教授就其几十年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家族所做的工作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主要从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通道)简介,室温和TRP通道,皮肤湿感觉和TRP通道,香草素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亚型1(TRPV-1),化学污染物甲醛效应,及TRP通道未来研究计划等六个方面展开。
TRP(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通道是一类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分布很广泛的通道蛋白,到目前为止,有超过30个TRP通道家族成员在哺乳动物中被克隆。TRP通道均为六次跨膜蛋白,其N末端和C末端均在胞内,由第五和第六跨膜结构域共同构成非选择性阳离子孔道。这些通道可被许多种因素调节,包括温度、湿度、渗透压、pH,以及一些内、外源性配体和细胞内信号分子。TRP通道家族包含七个亚族,目前,它们最公认的功能是介导感觉信号(如冷热感觉、疼痛感觉)的传递,对人体感知外界环境刺激有重要作用,其他功能包括影响发育和导致外周神经炎等多种人类疾病。
杨教授首先以自己亲身经历介绍了与TRP通道结识的渊源,并通过这些记忆犹新地趣味故事,传达了TRP通道的发现、认定、普及等情况,介绍了TRP通道的分类、激活TRP通道的有关因素、TRP通道的主要功能及其相关疾病。随后,杨教授重点讲解了这些通道是如何介导各种感觉,如疼痛(痛觉)、热(热觉)、温暖或寒冷(温冷感觉)、不同口味(各种味觉)、压力和视觉,与人类环境的关联。在介绍人类如何感知湿度时,解释了宾利的科学假说(Bentley’s hypothesis),以甲醛为典型代表讲解了人类是如何感知环境化学污染物,而TRPV1又是如何介导甲醛诱导的过敏性哮喘等途径。
杨教授就其团队成员近些年来在TRP通道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过敏性哮喘等重大疾病领域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汇报,展现了大师学者一流的科研设计思路,为广大师生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学习的参考。
报告结束后,公司师生就该报告中化学污染物的暴露刺激与TRP通道的关联,TRP通道与细胞内受体的信号转导,及TRP通道在疼痛中的作用等热点话题与杨教授进行了亲切交流。
本次学术交流加深了公司师生对人类如何感知外界环境及TRP通道功能的认识和理解,对公司师生在环境化学物质所致人体相关疾病的探索和研究方面起到了积极地宣传作用。
杨旭教授,2000年至今担任华中师范大学生科院环境生物医学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室内甲醛污染、邻苯二甲酸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受到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在环境毒理学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Research,Small,Nanoscale,Arch Toxicol和Aging Cell等高水平国际期刊上。